找到相关内容445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静敬入佛镜 缘圆原得法源-----楼宇烈教授在法门寺佛学院作国学讲座

    神秀是执“心性本净,客尘所染”, 提倡起心修禅,拂尘看净,以“清净”心为可得;而慧能大师则以起心修禅为妄念,认为本无尘埃,诸法性空,即使“本净”心体,亦了不可得。   其次,分析“静”字,乃涅槃寂静之意。涅槃是音译,寂静是义译。此涅槃寂静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。同时楼教授又很流利地诠释几种涅槃的含义。   最后,谈“敬”字,敬即恭敬,恭敬佛法僧,礼敬三宝。出家人要奉行六和敬。这是佛教实践上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讲座|法门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0320127152.html
  • 佛教基本教理

    的道理,破人我见,证我空真如。   3、涅槃寂静:涅槃即四谛中的灭谛。有广狭二义,广义的大乘涅槃,是圆满寂静(德无不圆,障无不寂),也简称圆寂。狭义的二乘涅槃,是择灭义,即以圣智之决择而断灭烦恼业生。择灭即解脱生死流转,而常住寂静,故称涅槃寂静。二乘人证我空真如,尚有所知障(法执)未断,故有所执,仅能证小乘涅槃。唯佛断我法二执,证无住大涅槃。因佛福智圆满,大悲般若常相辅翼,以般若故不住世间,以大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0840028.html
  • 涅般道大手印瑜珈法要始

    ,应自作意,勿任杂念生起。是以一念初起之时,应立即自根断绝,续住于定。禅定时,力避起念。为时既久,终觉念起念落,接踵而至,为数无量,是为念之觉知。如是境界,谓之初住。初住者,所臻最初寂静之境。于是行者...若流星,闪烁天空而连续不断。如前禅坐,相继安住寂静之境,名为寂静中住。尔时清净无扰,心任驰纵,心垢澄清。正法大师云∶“心任驰则静,水无扰则明”。瑜珈至尊云∶“心住本来之境正知开朗,此境相续,有如静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041173.html
  • 人类殊胜,人身难得

      《无量寿经》卷下   云何人趣……名末奴沙?…··于种种工巧业处而得善巧,以能用意思惟观察所作事故,名本奴沙……有说:能寂静意故名为人,以五趣中能寂静意,无如人者。   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七二 ...于非法,不名为人。若得信心,能作福德,善修正念,现一切法皆是无常、无我我所,于一切法心无取着,见一切法不得自在,生灭苦空,无有寂静。人身难得,虽得人身难具诸根,虽具诸根难得正见,虽具正见难得信心,虽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345050.html
  •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之愤怒神像(组图)

    常见的诸尊可知道其名外,一时有辨识不清尊名的,称为愤怒神像或护法神像也不能说不妥。   愤怒尊多数是依据密宗教理而来的佛、菩萨的变化身。佛、菩萨平时所呈现的肢体正常的平和相(寂静相)称为正法轮身,当...不动,故也叫常任金刚。造型上右手持慧刀,左手拿羂索,姿式呈叉立形。   大威德明王藏语称“雅曼达嘎”,牛头,多头多臂多足,各面都呈忿怒相,惟最顶部顶严的佛头是寂静相的阿弥陀佛,以示是阿弥陀佛的教令...

    金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3553847.html
  • 王维与山水禅诗

    人语响”的动态趣味,一静一动映衬出了“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”的自然寂静美景。在他的山水诗中,经常看到“空山”这个意象:“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”(《山居秋暝》)“人闲桂花落,夜静春山空。”(《鸟鸣涧》)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”(《鹿柴》)“积雨空林烟火迟,蒸藜炊黍饷东淄。”(《积雨辋川庄作》)“空山”,从客观看,应理解为茂盛、清空、空灵、寂静的山;从主观看,王维内心描写的情境跃然纸上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5457339.html
  • 四谛的医学观

    可言,唯有真正了解生死实苦(苦谛)、以及招苦的原因(集谛),并奉行八种正道(道谛),才能不再轮回生死,并获得寂静涅槃之境(灭谛)。   因此佛陀在悟道之后,于鹿野苑初转法轮时,便为五比丘宣说此四谛法...ldquo;爱别离”等诸苦;而集谛便是指这一切烦恼惑业,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,集谛即是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。   如果能克服这些欲望,便能消灭痛苦,并让内心得到安稳寂静;所以审实断除...

    释慧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5268919.html
  • 月兔由来

    。当时天气炎热,婆罗门就以非常痛苦之样貌一路哭泣不已。   山兔见之后为安慰婆罗门,便立即邀请他来此寂静地做客。水獭于第一日中尽东道之谊,它从水中捕到七条鱼尸用以宴宾;狼则在第二日用雪蛙尸体,再加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141136191.html
  • 抗拒诱惑 菩萨劝化美女放下贪欲

         释迦牟尼佛曾有一世为梵施国王太子时,名为嘎西美男。以前世精进修持之智慧串习引发,王子正当青春韶华之时,就对美女等一切能引生贪欲之对境无有丝毫贪执。他还把国王王位当成大过失之源泉,并因此而舍弃自己继承王位机会,前往一寂静山林专修禅定。   一次从禅定中出定后,王子前往山野园林,途中见一美丽非常之人非人美女。美女一见王子,立即就被其相好端严吸引,她便主动跑到王子面前搭讪。为...

   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

    |戒淫|色|贪欲|佛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319529888.html
  • 还重吗

    齐声喊打。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不顾一切地向前飞奔,走在后面背着行李的徒弟也快速地跟随师父往前奔逃。 跑过几条山路后,镜虚禅师见村人没有追上,就在一条寂静的山路边停了下来,回头看见徒弟气喘嘘嘘地跑了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425816597.html